病友故事
「感謝我女兒,救了我的命。」高齡80多歲的李奶奶說。
李奶奶的先生也是在80多歲時診斷出主動脈辦膜狹窄,因為考慮到高齡開刀風險高,當時評估後決定不做手術,後來李先生令人惋惜地離開了人世。
這一次,同樣的疾病發生在李奶奶自己身上。因為開始走幾步路就喘,根本走不動的狀況,經過確診是和過世先生同樣的疾病,「我自己本來已經放棄了,還好女兒很堅持要我接受治療,而且不要傳統開刀,要做微創。」李奶奶說。
現在新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置換手術(TAVI)提供了另一條出路。李奶奶在術後4天就能出院,現在自己出門逛市場買菜、與人暢聊都沒問題。
一段影片,三個故事,不只是三位患者,也是三個家庭,更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摯愛的親人身上。就像一位家屬邱小姐說的:「我們的時刻就是現在。」陪伴長輩要把握當下,疾病也需要及早發現、治療。
邀請您透過影片,認識創新療法如何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,換瓣膜免開胸讓患者與家屬重獲新生。
* 特別感謝北榮心臟瓣膜治療團隊協助本會拍攝
蔡媽媽曾因風濕性心臟病進行開心手術,數年後又出現心衰竭症狀,上一次心臟手術的陰影,讓她對再度開刀卻步。
85歲的李奶奶因為突發性胸痛就醫,被診斷出患有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,一輩子樂觀又任勞任怨的她,這次卻說:「我已經這麼老了,不想再動手術了。」
有10%的75歲以上長者,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,這些高齡長輩們共同的擔憂,是不願意麻煩到孩子們,不捨得花大錢治療;也不想再大動手術折騰,不想再忍受術後漫長不適的恢復。針對年長者以及曾動過開心手術的病人,經導管方式進行的瓣膜置換手術,提供了另一個不用「動大刀」的選項,讓蔡媽媽在術後第二天就能外出活動找人聊天,李奶奶可以再度靠自己的雙腳走得更遠。
親愛的長輩們,就像你們為孩子著想一樣,孩子最大的心願,也是你們在未來的每一天繼續健康勇健。新的選擇,給自己和孩子們一個新的希望,邀請您透過影片,認識高齡長者常見的主動脈瓣膜狹窄,以及如何透過創新療法治療。免開胸換瓣膜,重拾一個「活得更好」希望。
於1962年自加拿大來台的邵明仁神父,在台中衛道中學擔任神父與英文老師,一生致力於教育,退休後仍選擇留在台灣,教過的學生超過一萬人,這些學生如同他的家人,不論畢業多久仍感念著他的教誨。
某日邵神父身體不適就醫,發現他患有重度心臟瓣膜狹窄,導致他經常胸悶、喘,爬樓梯時需多次休息。
在專業心臟團隊的診斷和評估下,他接受了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,成功重拾健康,至今已過了6年多,現年已高齡90歲的邵神父,神采奕奕地與學生們敘舊,並說道:「我現在吃得很好,睡得很好!」
邀請您觀看影片,不僅能感受珍貴感人的師生情誼,透過邵神父的真實故事和專業醫師的解說,讓您對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疾病、治療、術後康復有更進一步的了解。這不僅是一部影片,更是一扇通往希望與健康的窗口。
* 未來將提供更多病友故事與臨床分享,敬請期待
填寫問卷獲得衛教知識包
您或您的親人是否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?
您在這段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寶貴的。
為了協助您,我們制訂了一份如何協助您或親友認識心臟瓣膜疾病的建議知識包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