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跳雜音與心音聽診是什麼?如何檢查出心雜音?
心臟收縮和舒張時,會發出撲通撲通聲,就像搖晃一隻裝滿水的水壺,會發出聲響,屬於正常心音。
相對的,心跳雜音是指正常心音外還多出了其他聲音,例如,心臟組織若是發生病變,血液流動受阻,像是血液摩擦鈣化變硬的瓣膜,或是撞擊形狀改變的心臟腔室壁和血管壁,便會出現異樣的聲響,像是「轟~轟~」聲或「呼~呼~」聲。
一般診所的醫師透過聽診器,就能聽出心音正不正常、有沒有心雜音,但是如果要做更精細的判斷,比如說,從心雜音推測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程度,或是二尖瓣膜脫垂,建議還是找心臟科的專科醫師,搭配心臟超音波或心電圖等進一步檢查會研判得更準確及周全。
心音異常/心跳雜音症狀與發生原因?與常見症狀
血液被心臟的異常結構阻撓,無法順暢流動,醫師在檢查時會察覺到心音變化,當事人也可能出現或輕或重的身體不適。
輕微的心臟結構異常一般而言不會有明顯症狀,患者常常毫無自覺;直到病程慢慢惡化,患者可能會感受到胸悶、喘息、頭暈、胸痛、清楚感受到急遽心跳(俗稱心悸),或是疲勞、運動時覺得體力變差等症狀,嚴重時甚至會因為心臟一時之間供血量不足,使患者腦部暫時缺氧而昏厥。
成人檢查出心雜音要注意什麼?
絕大部分的心雜音都是良性的,也就是心臟結構並沒有發生異常,因此心臟有雜音並不等於心臟有問題。
這一類無害的心雜音叫做「功能性心雜音」或「生理性心雜音」,通常是因為身體姿勢改變、剛運動完血液流速加快等因素,使血流通過心臟時發出不一樣的聲響。有時候情緒緊張或生病發燒促使血液循環加速,也會讓心音聽起來不大一樣。
真正要留意的是「病理性心雜音」,也就是心臟組織病變導致的心音變化。會引發這類心雜音的原因有許多種,其中相當常見的狀況是心臟瓣膜出了問題。
心臟共有4個瓣膜,是控制血液流向的單向閘門,分別是主動脈瓣、二尖瓣、三尖瓣及肺動脈瓣。
舉例來說,如果主動脈瓣膜隨著年齡增長,逐漸出現鈣化現象而變硬、變厚,瓣膜在應當打開時無法完全打開(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「主動脈瓣膜狹窄」),能通過的血流量減少,聽診時就可能聽到血液穿過狹窄路徑時發出的「轟轟」聲。或是較易發生於身材高瘦女性身上的二尖瓣脫垂,則會聽到二尖瓣的瓣葉閉合時發出的「喀嗒」聲。
心跳雜音是哪些疾病的前兆?
功能性心雜音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,不必太過緊張。病理性心雜音背後的原因則相當多樣化,舉凡和心臟構造變化有關的狀況都可能導致心雜音。
比如說,心臟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、冠狀動脈心臟病、心室中膈缺損、心臟衰竭、血管結構異常......等,從小毛病到可能致命的重症都有可能,需要就醫檢查後才能確認真正原因,以及進一步擬定後續的追蹤和治療方針。